第(2/3)页 兼具自然变化之美,方圆并用,秾纤折中,分寸拿捏得精准无比…… 仅仅两个字,便让出身书香门第、见多识广的温文大为震撼。 “之恩师侄,你这究竟是什么字体?!” 温文美眸中瞬间绽放出难以置信的光芒,呼吸也略显急促起来,迫不及待地问道。 李之恩心中不禁大为得意,脸上却努力克制着,然后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。 “此乃王羲之的行书,弟子侥幸从一座上古之墓的石壁上习得,如果师叔喜欢,弟子甘愿将这行书的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授与师叔。” 李之恩恭声说道。 温文深深地凝视着那两个字,对于酷爱琴棋书画的她来说,往往一本书、一幅画,其珍贵程度甚至远超一个价值连城的法宝! 闻听师侄所言,温文激动得面色潮红,心如鹿撞。 想到今日就要学到一篇旷古绝伦的书法,一向知书达理、沉稳端庄的她,此刻也险些乱了方寸。 “好,好好!师侄速速将那精髓一一道来,本座着实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这王羲之的行书字体!” 温文激动之下对着师侄急切地说道,那带着特殊异香的呼吸几乎拂在了李之恩的脸上。 令他的心跳也不禁加快了几分。 李之恩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,努力强压下心中那涌起的燥热,缓缓拿起桌案上的毛笔。 他深知,学习王羲之行书,首要之举便是先临帖《兰亭序》。 此刻,李之恩一边专注地临帖《兰亭序》,一边认真地说道。 “临帖之时,不仅要追求形似,更关键的是要达到神似。需用心去领悟王羲之书法中的神韵和独特气质,深切感受其潇洒飘逸表象背后那严谨的法度。” 他的目光专注而坚定,熠熠生辉。 “反复临摹,用心揣摩每一个字的结构和姿态,尝试设身处地去理解王羲之在书写时的心境和情感。” 李之恩手中的毛笔不停,声音沉稳有力,掷地有声。 “而且,还要尤为注重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,使字与字之间连贯流畅,仿若行云流水一般,毫无阻滞。只有这样,才能逐步地掌握王羲之行书的精髓所在。” 一旁的温文全神贯注地看着那幅《兰亭序》在眼前缓缓勾勒而成。 她那如秋水般的美眸中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愈发强烈,起初是深深的震惊,而后竟转化为难以言喻的震撼! 第(2/3)页